时隔8年再摊纠纷

59岁女性,左下肺包块伴中心坏死空洞形成,肺癌不除外。
行胸腔镜辅助下左下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炎性假瘤并慢性肺脓肿形成。
术后常规治疗,气管镜吸痰一次,胸穿抽液一次(2ml淡红色血性液),术后13天出院,血常规正常,出院前一天有发热38度
出院后反复间断性高热。院外治疗后好转。来院复查时体温正常,发现原引流管口有少量脓液,探查未进胸,遂对症处理,当天夜间大咯血死亡。

最后要我背上漏诊脓胸的责任。看着一群农村人仇恨的眼神,自己却要牙打掉肚子里吞,现在这TMD外科医生真不是人干的!

两种大血管病变

布加氏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又称巴德-吉亚利综合症,是由于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以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高压微主要特征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
急性Budd-Chiari综合征多以右上腹痛、大量腹水和肝脏肿大为突出症状;慢性病例多以肝脏肿大,门-体侧支循环形成和持续存在的腹水为特征。

马凡氏综合征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总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大破裂死亡。发病率约0.04‰~0.1‰。
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特别是合并的主动脉瘤,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临床表现骨骼、眼、心血管改变三主征和家族史即可诊断。临床上分为两型:三主征俱全者称完全型;仅二项者称不完全型。诊断此病的最简单手段是超声心动图,有怀疑者均可行此检查,进一步确诊则需要通过MRI(磁共振显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2011CSW上官方关于医改的只言片语

2011 CSW(2011年外科周)9月份在北京举行。
在大会上,卫生部副部长(没记住是谁)做了关于医疗改革的发言,言语简练,表达明晰,使我对国家政策走向有了一点点了解,记录下来。

目前医疗行业突出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 卫生部的改革办法主要是:
1、扩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范围和力度,使得医学生都尽早成为合格医生,提高医疗水平。
表现:大医院医生水平高,但大量小医院医生因为没有规范化培训,水平不高。今后所有医生都要参加规范化培训才能上岗。

2、提高医生待遇,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表现:医院盲目扩张床位,盲目引进设备,而不是提高床位周转;医生待遇差,不安心业务。
对于改革“以药养医”的问题,没有提到,毕竟这不是卫生部能解决的了的。

3、推行临床路径,推行单病种就医,推行总额预付,改变支付方式
现在:看病要挂号缴费取药等等,很麻烦;简单疾病可能花很多的钱

 

 

结核病课程

上海肺科医院结核科主任肖和平 是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次有机会去听了一次他的讲课,内容也是基础知识类的,讲的是很不错。

TIP:结核疾病状态和免疫力有密切关系;结核服药治疗需先加强后巩固

一点点收获

扶镜子可能是每个初次接触胸腔镜的外科大夫必过的一关(那些可以直接主刀的例外)
由于要将三维立体空间转化为二维视频信号,确实有个适应熟悉的过程
扶了2个月镜子,今天画了个图,来标示所谓30°胸腔镜之概念。

30°胸腔镜
30°胸腔镜

侬晓得伐..上海半年回顾

2011年,开始一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年手术量2000台,其中微创手术占1/3多。虽然只是看看,虽然已是老医生,多少还是有点收获的。
总结下来:
1,病人质量高,手术病人多,年手术量>3000台!当然手术适应症也有些宽。床位周转快,化疗门诊做。每周五天安排手术,下午5点以后不加台的。
2,经验丰富,诊疗有自己一套(比如术前检查肺扫描、术后复查脑MR)。设备条件不算最好,但医疗水平,换句话说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相关科室的技术也都不错。
3,环境宽松,做好自己的就OK,自己喜欢什么治疗理念都可以去做,只要不太另类。还可以发牢骚,还有很多出国开会之类的机会。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可以随意去出差开会,去外地开刀也可以只要自己有把握拿下。当然大科室生存环境也是不易的,要上的去,并非容易。

IMG_1208

IMAG0008

Lilly学术视频:NSCLC进展

TORCH研究:
先用PG(顺铂+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再用厄洛替尼效果好于相反的顺序

TOPICAL研究:
不能耐受PG化疗的,用厄洛替尼有效

ALK抑制剂
对于高龄(>75岁)NSCLC选用卡铂效果更好

力比泰对于NSCLC脑转移有效

维持治疗要选用不含铂类单药更好,单用吉非替尼效果不佳

健择单药可作为维持治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