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人手术两例纯GGN的肺结节,石蜡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癌。
case1,女性,55岁,右上肺纯GGN<1cm,行RS1切除,术后证实为IAC
case2,男性,65岁,右下肺GGN 15mm,楔切,术后证实为IAC
以上病例结节的HU均为-600以下,但是却是浸润癌。查阅相关文献,有以下结论:
继续阅读“表现为pGGN的浸润性癌”Blog of a chest surgeon since 2005
近期本人手术两例纯GGN的肺结节,石蜡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癌。
case1,女性,55岁,右上肺纯GGN<1cm,行RS1切除,术后证实为IAC
case2,男性,65岁,右下肺GGN 15mm,楔切,术后证实为IAC
以上病例结节的HU均为-600以下,但是却是浸润癌。查阅相关文献,有以下结论:
继续阅读“表现为pGGN的浸润性癌”食管癌手术经历过几个阶段:
左胸单切口手术 ->左颈右胸腹部三切口腔镜手术(Mckeown)成为主流->选择性Ivor Lewis手术和McKeown手术
右胸腹部切口的食管癌手术具有相对简单、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高的优点,适合中下段和贲门癌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微创食管癌手术胸内吻合技术是关键。早期由于腔镜下胸内吻合较为困难,限制了这一术式的延续,那时候多是采取延长胸部切口半开放手术或者Oval吻合器经口输送钉钻的办法解决。延长切口使微创手术优势丧失,而特殊吻合器可能损伤口腔食管黏膜,过程复杂。
继续阅读“腔镜Ivor Lewis手术”最近一周主刀4例VATS
继续阅读“4 recent cases”2021年大家都不易~除了此起彼伏的疫情,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还有暗淡的前景,无尽的辛劳..
今天,我第一次经历了动用叶克膜去抢救一个术后并发症的病人的事情。不是心跳骤停或者创伤的,而是一个术后第7天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
结局会怎么样不好说。一个中下叶切除术后一周发生残端瘘并MRSA全脓胸的患者,叶克膜(ECOM)也许真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机会了。
顺祝各位2022一切顺利~!更多内容逐步更新哦
2020庚子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最牵动人心影响最深远的事就是covid19的世界大流行。
关于这一事件的方方面面,有专门的博客记录一些科学事实和想法,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六十一庚子,庚子年历史上从来都是大事不断,祈愿世界和平百姓平安。本博客也将继续更新,感谢各位!
2020年初注定非比寻常。“逢九必变”2019年中国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大事,然而2020年初,在农历庚子春节,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瘟疫,规模超过2003年的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中国,短短两周,全国感染确诊近2万,还有大量的疑似和未收治、未就诊居家隔离的患者。武汉肺炎的阴影笼罩了整个中国,也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曾经肆虐在广东香港和北京的非典,来无影去无踪,17年前的记忆还未模糊,一场巨大的瘟疫又再次震撼了世界!
继续阅读“冠状病毒和瑞德西韦”标准的支气管镜镜下所见。
总体上,是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各个肺段开口。
近年来各种分子靶向药以及免疫药物在抗癌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某些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良好疗效。但同时在检测和使用方面也确实出现了很多的混乱状况。在基因检测方面,出现了很多的公司,有些并无相关资质,有些检测结果方法存疑。在使用方面,出现超说明书使用和滥用的情况。鉴于此,2018年起国家CFDA开始着手制定“新型抗肿瘤药物国家规范”,通俗一点讲,就是如同化疗质控一样,建立一套规范和质控核查制度。
继续阅读“新型抗癌药使用的国家规范”Lymphangitic Carcinomatosis是指癌性淋巴管炎。肿瘤细胞从原发器官沿着淋巴管扩散转移,使得淋巴管内充满癌细胞造成的病状。虽然癌性淋巴管炎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最多见的是肺。而常出现这种转移状态的癌症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 继续阅读“PLC:癌性淋巴管炎”
前两个月的一个特殊点的病例,记录总结如下:
中年女性, 误吞鸭骨头后上腹及胸骨后痛4天。(具体的是喝鸭汤时吞下的碎骨片卡住了,同时证明了“吃鸭子不会卡住吃鸡会”的说法不靠谱) 继续阅读“特殊的食管异物伴穿孔”